【摘要】 我国学术界对中医药政策的研究日趋活跃且内涵日臻丰富,但现有研究多集中于中医药政策的某一特定领域,缺乏全方位的综合性研究。本文系统检索了2011—2023年我国中医药相关政策和期刊文献,结合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数据,基于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发展模型,对“十二五”至“十四五”期间中医药政策和发展现状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尚存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足、中医
主要观点 ·订单定向项目培养的全科医生所在乡镇卫生院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备、药物、来自医共体内上级医院的支持。 ·乡镇卫生院匮乏的资源条件虽然没有直接导致全科医生换工作,但影响了全科医生的工作表现、降低了产出。 ·应加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的基本药物保障,改善乡镇卫生院基本的仪器设备配置,加大医共体内二、三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力度。 背景 2010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原卫生部等五部
【摘要】 英国和爱尔兰高血压学会(BIHS)总结了英国国家卫生与医疗优化研究所(NICE)、欧洲心脏病协会(ECS)和欧洲高血压协会(ESH)推出的高血压管理指南,于2023年1月9日在国际高血压杂志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上发表了《成人高血压转诊路径及治疗管理共识声明》(以下简称共识声明)。基于现有的证据以及专家意见,共识声明重点提出了高血压患者转诊的标准以及转
【摘要】 连续性照护是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特征,高水平的连续性照护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降低死亡率等。准确评估连续性照护是提高连续性照护水平的前提,连续性照护定量评估指标通过反映连续性照护的水平高低,既可以指导医务人员改善连续性照护,也可以协助医疗机构管理者改进治理措施,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因此,对连续性照护进行定量评估是十分必要且至关重要的。然而,目前国内关于介绍连续性照护定量评估指标的
【摘要】 背景 20%~30%的保留比率的肺量计异常(PRISm)会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但我国目前对其特征的研究非常有限。目的 分析PRISm的影响因素,探讨PRISm人群与COPD患者在危险因素分布特征上的差异。方法 本研究依托上海市社区健康管理工作开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在上海市普陀区11个社区参加COPD早期筛查的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测。
【摘要】 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慢性病共病现象愈发普遍。这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甘肃省是西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亟须关注老年人慢性病共病问题。目的 了解甘肃省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甘肃省慢性病共病防治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3-07-15至2023-08-10,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甘肃省抽取20 000
【摘要】 背景 肥胖是目前常见的代谢疾病,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危害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开展全人群肥胖防控工作亟不可待。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BMI的疾病负担现状及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十年高BMI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标化率,为我国制定肥胖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提取全球疾病负担数
【摘要】 背景 肿瘤是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儿童肿瘤患者照顾者的健康素养水平不仅影响其互联网健康信息搜索的能力,还对患儿的健康结局有一定的影响,较少有研究探讨儿童肿瘤患者照顾者健康素养与互联网健康信息搜索的关系。目的 探究儿童肿瘤患者照顾者健康素养与互联网健康信息搜索的关系,并分析影响照顾者互联网健康信息搜索的因素。方法 于2021年5—8月在山东省三家医院采用目的抽样、2022年6—8月通过深圳
【摘要】 背景 前期研究发现,青春期与睡眠的生理变化有关,且不同地区的青少年睡眠时间存在明显差异,中国青少年睡眠时间少、学习压力大,容易遭受失眠的困扰,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目的 系统梳理中国青少年失眠的评估工具和影响因素,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10月开展,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
【摘要】 背景 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工作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由此可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评价体系,提高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对于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对我国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综述,分析相关研究在评价指标、研究结果上的共性与差异,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
【摘要】 背景 一直以来我国儿科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科较为薄弱。目前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科建设和服务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地区,缺乏全国面上最新进展情况的相关研究。目的 分析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科建设及服务提供情况。方法 于2022年1—2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调查6 40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制调查表收集2021年度所有抽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科建设情况、儿科人力资源配
【摘要】 背景 随着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增加,家庭医生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寻找合适的家庭医生难、数据共享难等。目的 开发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微信小程序(以下简称微信小程序),并完成可用性评价,为居民提供更为快捷、高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促进移动医疗技术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应用。方法 2022年1—6月通过文献回
【摘要】 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家庭医生作为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对提高社区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智能GIS家庭医生信息平台”微信小程序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3年3—4月在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27个家庭医生团队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个居委家庭
【摘要】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专业能力、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综合性医院专科医生时间、精力有限但医疗资源较充足,加强全科-专科医生合作,可以有效提升社区医疗质量、促进患者健康。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全专结合门诊建设的典型案例,从全专结合门诊概念的来源、内涵、建设模式、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综合全专结合门诊建设可能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各地区不同的全专结合门诊实践方法,提出了5个方面
【摘要】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一系列卫生健康相关的重要职责。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条件明显改善、健康信息系统能力有效提升,然而群众对在社区接受专科诊疗的需求越发凸显。本文探讨了建设社区专病诊疗技术的意义、全专结合内涵、实施策略及方法。文章指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专病诊疗技术,能够增强社区全科医生的执业能力,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能级及满足大众对专
【摘要】 全科与专科协作的“全专协作模式”目前主要基于疾病诊治技术支持、分级诊疗落实等内容被运用于对社区各类慢病的诊治和管理。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全科医学团队基于全科医学思维“以患者为中心”“系统观和整体观”的特点,围绕“六个一”进行多维度建设,探索和实践更为全面、深入及有效的全专协作模式。“六个一”的建设基于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专协作,以对社区常见慢病骨关节炎(OA)为例,其内容和特
【摘要】 背景 高血压作为危险因素能够显著增加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效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目的 全面收集我国不同高血压管理模式效果评价方面的文献,评价不同模式的管理效果,为进一步优化高血压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tataSE-64,以血压控制率为评价指标,对纳入的18篇高血压管理模式文献涉及医院-社区联合管理、常规社区管理、常规医院治疗管理、
【摘要】 背景 作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重要评定指标之一,社会参与逐渐受到关注,了解脑卒中患者对社会参与的认知和经历有利于帮助脑卒中患者快速康复、回归家庭并重新融入社会,但单一的质性研究结果可能不具有概括性和代表性。目的 通过Meta整合方法系统梳理关于脑卒中患者对社会参与认知和经历的质性研究,为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
【摘要】 衰弱已从强调以躯体衰弱为主的单一维度,发展为涵盖躯体衰弱、心理衰弱、社会衰弱等的多维度概念。围绕社区老年人开展多维衰弱的研究是解决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碎片化难题,提升老年人全面健康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梳理多维衰弱概念的演进历程,分类阐述可应用于社区老年人的多维衰弱评估工具,分析社区老年人多维衰弱的影响因素以及衰弱各维度间的相互作用,评估社区老年人多维衰弱对健康结局的预测价值。现有证据表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