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导师陶铸曾说:“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个只做物质的主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的人。” 是的,找寻自己的精神支柱,我们会让自己更快乐、更幸福。有了精神支柱,有了奋斗的信念,我们就能够像小说《三棵树》中的“丫头”那样,直面种种挫折和不幸,笑傲人生,抵达成功的彼岸。
丫头的大嫂过门没半年,就吵着闹着要分家。树大分杈,儿大分家,分就分吧,寡妇娘也没辙。米缸面缸抬了去,掉了几块漆的红木柜搬了去,圈里的三只羊一鞭子吆了去。大嫂请来伐木人,要放倒院里的三棵树。三棵树是丫头的爷爷栽下的,两抱粗,上面结了几个喜鹊窝。娘“扑通”跪在地上:“家里没啥东西了,这三棵树,就留给丫头吧……” 那时,丫头十六岁,在城里读高中,是村里唯一一个把书读到城里的女孩子。 星期天,丫头从学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一个世纪前,在津求学的青年周恩来撰写了这副对联,在交友处事与读书求知方面警勉自己。 品读此联,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任选角度,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模拟][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图所示,甲骨文中的“立”字,是一个四肢舒展的“人”直立于大地之上的形象。“立”字原本也兼有“位”的意思,“人”下面的一条横线,标记了所处的位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 这道作文题应当结
《横渠语录》中记载了北宋思想家张载的两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在感叹古代士人以天下太平、生民安乐为己任的高尚品德的同时,我们也不妨思考一下:何为“立”?又何以“立”? 孔夫子曰:“三十而立。”一个人若能称得上“立”,首先必须能够自立。人类是用后肢行走的直立动物,然而“自立”绝非物理意义上的“立”。“自立”之人,应当充分明晰为人处世之准则,沉稳内敛,明辨善恶是非。只有如此,他才能在社会中
鲁迅先生曾经揭示,中国过去几千年历史对老百姓而言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也就是说,无论处于哪个时代,“奴隶”的身份都是始终不变的。而“奴隶”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无立足之地,无直立之姿。 无立足之地,很好理解。奴隶们连生命的所有权都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又何来让自己安身立命的土地?无直立之姿,则因为奴隶们从无尊严可言,屈膝而跪乃是他们惯常的待人之姿;想站直身子做
主题阐释 “敬畏”二字当中,“敬”是原因,“畏”是结果;因敬而畏,而非因畏才敬。我们敬畏自然,因为自然给了我们生命和生命所需的物质;我们敬畏规律,因为规律让我们更接近自然与真理;我们敬畏法律,因为法律保障了每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和社会的和谐……没有敬畏,便没有我们的一切! 当然,心怀敬畏并非处事畏缩,以至于失去探索未知、开创未来的勇气。敬畏,是对自然、对规律、对法则的敬重,而非对未知、对困难、对
主题·经典 据《明史·杂俎》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早朝的时候突然向群臣发问道:“天下何人最快乐?”众臣各抒己见,有说功成名就者,有说金榜题名者,有说高官厚禄者,有说富甲天下者……朱元璋听后都不满意。这时,一位名叫万钢的大臣意味深长地说:“臣以为,畏法度者最快乐。”此言一出,众皆愕然。朱元璋却连连点头,称赞其见解“甚独”。 万钢的回答出人意料,细细品味,却是真知灼见。从古至今,大凡畏法度者,皆
主题·事件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任河北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他工作3年多,走遍全县。他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精神,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双赢的路子,交出了正定古城这份答卷。在主政期间,他怀着敬畏之心,身体力行推动文物抢救和保护工作。组织文物普查、修复古寺古碑、健全保护制度,将古建古树古文物划定保护范围、建立明确保护标识……这些高瞻远瞩的决策让古城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思想根植于每个正定人
主题·观点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雷毅认为,大自然承载着许多价值,如生命支撑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基因多样性价值、历史价值、文化象征价值等等。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有客观存在的价值,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是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大自然的价值确定了人对大自然的义务。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需倡导三种态度。一是倡导一种敬畏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