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观察 近日,“王婆说媒”现身武汉黄陂,带领众位女嘉宾唱湖北民歌《龙船调》,还大秀湖北方言,称男嘉宾为“拐子哥”,让本地人感觉亲切极了。方言是渲染气氛、强化认同、拉近距离的重要方式之一,网络上出现的方言表情包、方言歌曲、方言流行语等方言梗,让方言正在年轻群体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感染力和传播力极强,似乎人人都会说两句方言口头禅,河南话“中不中”“弄啥嘞呀”、四川话“为撒子”“巴适得很”、东北话
近年来,从《繁花》“侬好”的上海音,到《乡村爱情》“麻溜滴”的东北味,再到《山海情》“美滴很”的陕西腔……作为局部地区的传统通用语言,难登“大雅之堂”的方言在不少影视作品中频频出现,甚至成为主打卖点。“土味”的方言,怎么就成了“时髦”的表达了? 有人说,“越贴近一个地方的口音,你就离这片土地越近。”的确,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些塑造品性、滋养生活、影响人一生的,往往是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存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悬挂“禁止蕉绿”卡片的带杆香蕉,近期成为打工人的新宠。养串香蕉,吃掉焦虑,虽然只是玩个热梗、讨个口彩,但有助于排解烦躁、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其实不只是“禁止蕉绿”,“动感光菠”菠萝、“放青松”绿植等,时下都比较受欢迎。更多谐音梗蔬果,成为情绪“嘴替”,反映了消费者通过主动寻找“小确幸”,完成心理慰藉,达到精神自洽。同时,也给全社会提了个醒: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
文题展示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渊明《归园田居》用白描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从本单元(必修上册第三单元)选择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写作指导
陶渊明历经五次官场浮沉,终于决意归隐,回归田园。《归园田居》组诗就写于归隐之后,课本所选为其中第一首。在田园诗歌创作领域,陶渊明被后世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鼻祖,的确实至名归,当之无愧。在此,我就诗中的意象选择略作评析,感知陶渊明冲淡平和的心境,并领略一物一象总关情的意象之妙。 诚然,在《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所用意象颇多。稍作分析不难发现,无外乎两类:一类是比喻性意象,一类是实体性意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这是唐宣宗李忱在追悼白居易时写下的诗句。其中“琵琶篇”,指的便是《琵琶行》,此篇因对音乐的出色描写而备受称道。音乐是抽象而无形的,一般只能凭听觉感知,描写难度颇大。然而,白居易却成功地运用多种手法,将琵琶曲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不只可听,更可视可触可感,令人拍案叫绝! 首先,通过新颖比喻,或以声写声,或以形写声,化无形的声音为有形的形象。比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
袁枚于《随园诗话》中有言:“才欲其大,志欲其小。”而左宗棠告诫子女:“读书做人,先要立志。”看似针锋相对之势,实则出入儒道之间。“志欲其小”乃降低欲望的张口,先要立志乃求人生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故曰:有志,而不囿于志。 人生一世,岂能无志?万物皆有生长的方向,更何况人呢?在深夜中,人们依靠北斗七星辨别方向;在大海上,人们依靠灯塔走出迷雾;在丛林中,人们依靠指南针探寻道路。志向是闪耀于心间的
“阿米尔等到了自己的风,并在深秋的某一天放飞了风筝。那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当拉辛汗真诚地告诉他时,他便想起了那个兔唇男孩和那个蓝色的风筝,那是他“拼命想忘记却又自行爬上来的往事”。他作出了艰难的抉择——回到那战乱的故乡,完成人性的救赎。而在结尾,当索拉博“斜斜地”微笑的时候,当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时候,当他们像童年一样追逐风筝的时候,我便深知,他已经等到了风。 即使丈夫已驾鹤西去,
青春有时像长长的秒针 将奔跑的脚步踏得欢乐有声 青春还像那不短不长的分针 每一步,都是那么沉稳 青春啊,还如那短短的时针 不知不觉中就累积了我们丰厚的人生 点评 这首诗以青春为本体,用钟表的秒针、分针和时针为喻体,分别以欢乐、沉稳和累积为关键词来表达青春的细腻感情,构思精巧,节奏明快,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指导教师 黄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