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一道光,当我透过枝丫,与古老的琉璃瓦相遇的时候,春的气息越加浓郁,有人将这比喻为“清明”的颜色,温暖中带着透亮,呼吸里载着心气儿,踏青、赏春,更待何时? 你好,我是一道光,当我透过长廊的窗棂射在墙壁上的时候,光影帮我勾勒出时间的模样。这时间中,有《快雪时晴帖》的神韵,也有不知多少代人在这所小院里留下的书香,更有这廊下的人们看着拓片,阅读着历史,古今对话的悠扬。 你好,我是一道光,
近两年,Citywalk(城市漫步)成为颇受欢迎的运动休闲方式,人们放慢脚步,探索巷陌乐趣。城市漫步的火热,既反映了全民健身的深入推进,也体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城市漫步,让人与城市深度联结。这要求城市发展不仅要注重实用性,也要兼顾美学价值,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城市建设好、治理好,离不开精细化思维和“绣花”功夫。通过增加绿地、优化公共设施、改善交通布局、打造特色街区等措施
编者按 北京的街巷,是这座城市的肌理与血脉。漫步在北京的街巷里,每一步都是与历史的对话,每一眼都是与文化的邂逅。 近年来,Citywalk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旅行方式,尤其在年轻人中,他们通过步行发现城市的隐藏角落,避开热门景点,体验更地道的城市文化。本期焦点,我们将以Citywalk的形式深度探索北京那些鲜为人知的胡同、建筑和文化,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放慢脚步,去邂逅不一样的惊喜。 在“城市
在北京,Citywalk不仅仅是一种旅行方式,更是一种城市观察的视角。这座拥有三千年建城史的古都,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又涌动着现代的活力。每一次Citywalk,都是一次与城市对话的机会,让我们得以在街巷的褶皱中,触摸到北京最真实的脉搏。 一种新的城市阅读方式 传统的旅游方式往往追求效率,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卡最多的景点。而Citywalk则反其道而行之,它倡导慢下来,用脚步丈量城市,用心灵感
记得很年轻的时候读朱光潜先生的一部美学小书,他在书中好像说过这样的话,慢慢走,欣赏吧(大意)。为什么不是欣赏吧,慢慢走,而是慢慢走,欣赏吧。只有我们慢慢行走,不慌不忙,悠闲自在,我们才可能去仔细看我们周围的一切,从眼前的一切联想到遥远而又亲近的远方与诗。人们总说现在的城市生活节奏太快,认真的说,快的不是城市,不是街区,也不是一条街道,而是我们人。人总是匆匆忙忙地从它们身边走过,连看它们一眼的工夫都
从东四十条地铁站向东,沿着工体北路一路走到其与工体东路的交叉口,约有1.5公里。平素,这条路虽然也是车流不息,但比起相邻的东二环与三里屯的喧嚣,还是显得宁静了不少。但是,只要到了国安的比赛日,这里就会被球迷们的激情填满,成为全北京最燃的1.5公里。 绿色海洋 绿色,对于国安球迷来说,是信仰的颜色。我们穿着绿色战袍、高举绿色围巾墙,在看台上与竞技场内的球队并肩作战,一起捍卫北京的荣誉。而在日常生
亮马河,一条流淌了千年的古河道,见证了北京城的沧桑巨变。从漕运通道到皇家御马沐浴之地,再到如今的城市景观廊道,亮马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也孕育了独特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和文旅融合的推进,亮马河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北京最具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一。沿着亮马河漫步,不仅能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更能近距离地触摸到北京这座城市的脉动与温度。 亮马河的前世今生 亮马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
北京人总说“东富西贵”,海淀的“贵气”却不止于王公贵胄的雕梁画栋。当西山岚气漫过皇家园林的飞檐,中关村的代码正在改写未来;当清华园的爬山虎爬上朱自清笔下的月色,五道口的地铁吞吐着20种语言的青春。这里藏着中国最澎湃的头脑风暴,也栖息着最诗意的山水灵魂——一场海淀Citywalk,注定是与智慧同行的朝圣之旅。 起点:颐和园西堤 ——山水解码的终极浪漫 清晨从颐和园西门潜入,避开人潮汹涌的十七孔
明代内城的胡同在北京展示了最辉煌的一页,街巷宽大,胡同横平竖直,无比壮观。内城与外城胡同的最大区别,是一批官府、皇家卫队搬进由火巷改造后的宽大胡同,在东城出现了诸如帅府胡同、府学胡同,乃至精英权贵居住的史家胡同、东四诸条胡同,使内城胡同中的皇家文化和缙绅文化特征更为突出。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东城区干面胡同21号有副门联,叫“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出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用这两句话来形
对于很多北京人来说,曾经居住的那条胡同就是他的根,也可以说是永远的精神家园。无论随后怎样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但凡逮着机会,总要或牛气哄哄,或黯然神伤地跟别人念叨一句:“当年我们那条胡同呀……” 走不出的小羊圈 《四世同堂》开头有这么两句话:祁家的房子坐落在西城护国寺附近的“小羊圈”。说不定,这个地方在当初或者真是个羊圈,因为它不像一般的北平的胡同那样直直的,或略微有一两个弯儿,而是颇像一个葫芦
在模式口驼铃古道漫步、打卡,让我开始了一次远离城市喧嚣、感受大自然清新,穿越时空的步行探索。 驼铃声声 马蹄得得 在驼铃古道的起点,矗立着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在两侧竹林的拱卫下,朱红色大门上方黄色的“古道斯存”四个大字显得气宇轩昂,门口微笑的摩斯和驼铃卡通,让我心情愉悦。进馆一看,原来的老爷庙改建成了古道斯存小微展览馆。在现代与古典交融的展馆里,详细地展示了驼铃古道的历史与文化。进入馆内,嵌在
聊起北京的Citywalk(城市漫步)路线并不少,有时尚感十足的三里屯、商业气息浓郁的王府井、艺术感爆棚的798,但融入北京古韵、美食、艺术、皇家文化于一身的,不得不提及以西城区护国寺大街为延伸的路线。因为这一区域可以逛,可以品的地方太多,所以只能“浅尝”一二,与大家分享。 新街口南大街 和百花深处胡同 与护国寺西侧紧邻的南北方向的街道就是西街口南大街,也是北京较为知名的乐器一条街。新街口南
什刹海的风景早已成为北京的名片,阳光、花草、湖水,这一片生机盎然带来的丰富色彩将京城点缀得格外绚烂。什刹海以西的部分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后海”,尤其是它的北岸以及再往西的积水潭及新街口区域,漫步其中,多少能给您点沉浸式的京味体验。 徐悲鸿纪念馆离着地铁不远,乘坐地铁从积水潭站F出口向南步行百米,右侧就能看到,这是中国第一座美术家个人纪念馆。 很喜欢纪念馆的设计格局,并非生硬的楼体,而是先以绿
北京有一条河水从玉渊潭流出,下穿长安街,过木樨地、真武庙,还有个水闸,就跟西南段护城河连接了。这段河叫什么不知道,这段路叫北滨河路,并一直到菜户营桥那边,拐九十度的弯,成了南护城河。 若是沿着河边溜溜腿脚,从长安街木樨地桥旁边的台阶向下,就到河边的步道上了。木樨地,字面上理解,一眼望去,遍地绿叶鲜花,这是得有多美呀。但是且慢,历史上说啊,过去皇家养马,在这里专种马草:苜蓿,因此名叫苜蓿地,现在的
晚清时期,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了东方古老而神秘的中国大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为维持自身统治,不断向侵略者割地赔款,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中国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中国人民戴上了沉重的枷锁。然而,灾难带来的不仅是痛苦,还有深刻的反思。一批有识之士在痛苦的思索中意识到,唯有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挽救中国于危亡。特别是在甲午海战败于日本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深刻认识到“
今天不谈琉璃厂,而是专门聊聊我回家时的路线。这本是一条没有设计的胡同穿行,没承想,它却是一条颇有文化含量的“文旅路线”。路线是这样的:从琉璃厂西街西口,左转走南柳巷,走不到100米会看见“林海音故居”(原晋江会馆)——魏染胡同的邵飘萍办的“京报馆”——到菜市口经过“谭嗣同就义处”——再往南经过北半截胡同的 “谭嗣同故居”(原浏阳会馆)——再往西南就到了南半截胡同的鲁迅曾客居的“绍兴会馆”了。我把我
鲁迅在北京生活了14年,除了写作,还有生活;除了读书,还有衣食住行,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鲁迅。本文据史料择取几个鲁迅在北京的有趣的生活片断,让读者了解鲁迅的点点滴滴。 臭虫 鲁迅是1912年5月5日约晚上7点到北京的,他这样描述北方路上的观感:“途中弥望黄土,间有草木,无可观览。”第二天,他住进了绍兴会馆,然后坐骡车到西单南大街旧学部的北洋政府教育部报到,随即回到住所,这是鲁迅第一天的工作。
2023年8月我得知长辛店老街街面就要改造了。我从小在长辛店老街胡同里长大,也曾长时间研究长辛店老街的历史文化。2024年春季的一天,我再次走进这条五里长的老街,体味和查看老街的部分遗迹及文化遗存。 长辛店老街 那天我从老街南头往北溜达,先去寻找老街南头路西的那座大车店。这家大车店令我印象深刻,据说是长辛店古镇上历史最悠久的一家大车店,应该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它也是长辛店古镇上最大一家大车店。老
一直想把城南住家附近那些流动着爱国基因的景点走一遍,终于熬来了春暖花开。没有西北风的凛冽,路边绽开不少春花,这样的季节溜达起来,身心一股子痛快。赶紧背上自己平日逛胡同的那套家伙什儿,追个“城市漫步”的风,做了一次划片儿在城南的“爱国Citywalk”。 第一站:陶然亭和慈悲庵,早上八点半。 呼吸着吹面不寒的杨柳之风,北京的春天在这个偏居城南的公园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湖边的柳树在细风里款款摆动,一
北京有一条世界闻名的中轴线,它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全长7.8公里,为现今世界上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北京中轴线缘起于十三世纪的元大都,定型于十六世纪的明京城。数百年的风霜雨雪,为它披上了浓浓的历史“包浆”,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 2009年,北京市提出城市中轴线申遗;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对于4月的赞美,林徽因先生早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描写道: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4月,美丽又灵动的时节。四季分明的北京城此时正值春天,风景格外绚烂。如果你想不负春光、不负美好、不负温暖、不负希望,一定要在4月开启北京的Citywalk之旅。北京的中轴线之旅无疑是北京城Citywalk的天花板。 天坛公园的色彩 如果找一个特色建筑来代表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当仁不让地作为北京的象征:它三层蓝
谈起Citywalk(城市漫步),如今算是最火的时尚名词,有点跟不上时代的我最初还不明其意,然而家里孩子给解释后,方知这不就跟我整日遛弯的“成熟”路线一个意思吗? 开个玩笑。北京发展脚步越来越快,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具有代表意义的Citywalk路线,也成为北京城市文化的一扇窗户,展现了咱北京的风采。 远了不谈,说说家门口的一条河——昆玉河,以及和它有关的Citywalk故事。 飘逸浪
在“走进永定河文化带”采风团鲜艳的红色团旗引领下,我们的作家团队走进了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 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西南部永定河左岸的南大荒滩地上。东临五环,南望丰台园博园,西眺鹰山,北接莲石路。总面积121公顷,植被覆盖率达87%;是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五园一带”首个建成并免费开放的公园;是北京冬奥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主义大课堂资源单位和石景山区非遗传承体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每当我站在莲花池公园的木质栈道上,望着晨雾中若隐若现的莲叶,耳畔传来露珠滚落水面的细微声响时,总会想起清代石涛的这首诗。这座被钢筋水泥丛林环抱的古老园林,宛如一本被岁月浸染的线装书,每一片莲瓣都书写着北京城的生命密码。作为金中都遗址上唯一完整留存的水系遗存,莲花池不仅是当代市民的生态乐园,更是这座千年都城最初的生命源泉。它不仅是一
宫中牡丹为精品 牡丹是紫禁城里受欢迎的花卉之一,而“进宫”的牡丹,则为精挑细选的品种。根据《竹叶亭杂记》记载,嘉庆十九年(1814年)春天,嘉庆帝想要搜集新奇的牡丹品种,要求宫廷画师们先把牡丹绘图给他看,入选后再移植至宫中花园。姚元之有幸参与了此事。他从春天到秋天,遍访了多座园林,仔细研究了牡丹的栽培方法,并在自家小花园里进行了“试验”,然后将其中的精品绘制下来,汇集成《写生牡丹二十八种》,敬献
通州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已经有2200多年建制史。 当你走进通州古城,踏上这片沃土,可观赏的风景和古建筑比比皆是,可以尽情地享受运河文化景观带来的愉悦。这里的运河文化线路有很多条,其中就有西海子公园到漕运码头这条线路,不少景点已经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打卡地。 西海子公园 通州老城城北有个西海子公园,位于西海子西街,京杭大运河北端西岸不远,通惠河南岸。西海子公园南侧200多米
老北京打个电话有多难 如果时光回到1970年代,您能想到家里有一部电话是一种什么感觉吗?也许只用“方便”俩字,是难以形容这种优越感的。 我是在胡同长大的,记得1960年代,我所住的那条高华里胡同,只有胡同口的“小红楼”家里有电话。 稍远一点儿有公用电话。当时胡同里的公用电话,一般设在商店或杂货铺里。我住的那条胡同对面有个沈篦子胡同,它的南口边上有个小酒铺,店主姓王,胡同里的人都叫它“王家小铺
京西香山脚下的古刹卧佛寺,受益于清代雍正皇帝的十三弟怡贤亲王允祥的大力修缮,和雍正乾隆两代帝王的皇恩加持。如今幽深的寺庙院落内《清世宗御制十方普觉寺碑》和《清高宗重修十方普觉寺瞻礼诗碑》经历光阴岁月,见证着卧佛寺因为允祥的缘故,使它一跃而成为中国十大名寺,香火旺盛,而允祥也因为重修卧佛寺让后人长久地记住了他的贡献和名字。 卧佛寺成为名刹的关键人物 十方普觉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初名兜率寺,因寺中
唐代,北京称为幽州,其治所在蓟城,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幽州城。幽州城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北通塞外西北和东北,南接中原,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交融,促使经济不断发展,已成为北方的重镇。城市中随着固定市场的出现,更加兴旺,空间布局中的坊与市,从相对独立,到逐渐交融,令幽州城也步入一个新的繁荣时期。 幽州城作为当时北方最大的城市,基本延续前朝的格局。《太平寰宇记》引《郡国志》中云:“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
通州东大街曾经是大运河北端的商贸重地,在通州历史发展的岁月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自幼住在通州与东大街相邻的教育会胡同,又因为我的姥爷是东大街上“恒仁义布铺”掌柜的原因,东大街几乎成为我儿时天天光顾的“乐园”。那里的街面和商铺,大街上的砖石瓦木,都像是刻在脑子里一样,久久不忘。 东大街是通州旧城内一条长不足500米,宽不足7米的东西走向大街,东起东关城门,西至北大街鱼市口,西口靠近通
过了金鱼胡同西口往南就是王府井了。原来的王府井大街始建于元代至元四年(1267年),因明中叶以来街上的一口甜水井而得名。此井20世纪20年代被湮没。1998年,王府井大街整修改造时发现了这口古井,就在王府井与东华门大街相交的路口西南角。第二年古井被用铁链子圈了起来,盖上了全新的铜质井盖,圆形井盖周边由代表着中国传统吉数的九条明清时期龙的形象盘绕而成,体现这口井的悠久历史,从而也成为王府井大街的一处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一首清代郑板桥的《谷雨》把我们带入2025年4月20日谷雨节气。在中国民间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说法,谷雨一过,预示着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就要来了。 据《通纬·孝经援神契》记载:“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另据《群芳谱》说:“谷雨,
玺印在我国是诚信的象征,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我喜欢具有中国特色的印谱、印集,它是中国独有的文化。 “萃文阁”是专门经营金石篆刻的店铺,该店拥有几位篆刻高手。早年有刘博琴、陈漱石、魏长青等名家,“文革”以后则由魏长青先生的弟子徐焕荣(柏涛)、李文新支撑业务。其他有张荫堂和陈硕、张砚波、刘铁宝、刘松岩、郑怀中、吕品等人。 我喜欢淘书,我的身影留在京城旧书的市场,我是报国寺、潘家园的常客,数十年
今年时值北京琉璃厂文化街恢复改建42周年。无论是走在大街上还是进入沿街各门店,人们讲起琉璃厂的历史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一本书,这本堪称“祖师爷级的教科书”被北京市政协组编的《史籍志书》评价为“迄今关于琉璃厂的最为全面的著作”。而新中国文博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曾担任过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直呼这本书是“开拓中国古旧书业研究的里程碑”。笔者的书房中就藏有不同年代、不同地区出
作为2025年春节档的现象级热门影片,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自1月29日上映以来,票房与口碑齐飞。截至2月13日(上映16天),累计观影人次突破2亿,票房突破1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破百亿票房的电影,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业内预测最终票房有望突破150亿元,跻身全球影史前五。目前,影片豆瓣评分稳定在8.5分,超100万人参与评分,口碑表现稳健。此外,该片已在海外多国上映,全球票房表现亮眼,进
2025年1月7日,“玉出昆冈——清代宫廷和田玉文化特展”(以下简称“和田玉展”)在故宫博物院(以下简称“故宫”)斋宫对公众开放,这是迎接百岁生日的故宫在2025年的第一个展览。 展览以清宫旧藏和田玉为核心,分为“玉之源”“玉之礼”“玉之雅”“玉之巧”“玉之用”五个单元,共遴选出258件具有代表性的精品,从和田玉的来源、寓意、工艺、用途等多维度,细腻地勾勒出和田玉与清代紫禁城之间深厚而独特的故事
1920年10月,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受北京大学、尚志学会、中国公学等的邀请,前来中国讲学。12日,罗素偕同年轻的多拉·勃拉克(Dora Black,1894-1986)一同抵达上海,此后便开启了他们在中国长达十个月的居留。 关于罗素的中国之行,历来被书写较多。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同行者——在华期间被广泛称为“罗素夫人”的勃拉克,其实并
我与前辈常人春先生亦师亦友。20世纪90年代,我参加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是常先生与翟鸿起两位先生介绍的。2004年2月18日我去看望常先生,先生送我《国花少主诗词》(手写蜡板刻制),是先生古典诗词与新诗的集合,大致有200首诗歌,记录了先生坎坷的一生,说明常先生很信任我。先生的这部诗集在我手中保存了20年。2005年9月27日,我曾到朝阳呼家楼西里21号再次看望他,高巍先生为我与常先生拍照合影。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意在推动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的大师们。这天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和秘鲁作家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辞世纪念日。 那么在当今的时代,读什么样的书,怎样的环境适于读书,以及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利用互联网电子出版物,相辅相成地阅读纸本书? 纸本书与电子书
我青年时代就喜读金波先生的诗歌,语言浅白,朗朗上口,又深含抒情性的诗味蕴藉,钱理群先生称赞其诗歌艺术的特色,就是“把汉语的音乐性、装饰性,还有文学性都做了充分的发挥”。诚哉斯言!我后来在《辅导员》杂志担任文艺版编辑,每年要发表一批少年儿童歌曲,由此结识了金波老师,他也写过大量的少儿歌曲的歌词,而且很受孩子们喜爱,很多歌曲传唱至今。 相遇儿童文学 妻子付研在泰康养老社区燕园当医生,金波老师与钱理
一篇偶遇的作品,像与一个人的初识,惊艳之余,相见恨晚,从此结缘。 初识阿成,是在一本《小说选刊》上,里面有一个短篇叫《干肠》,写了一个叫干肠的小男孩儿,由寡母带大,最后成了杀人犯。读完后,我放下书,心说:“小说怎么可以写得这么好呢!”小说并不长,却舒缓有致,读起来不累。再看里面的很多句子,凝练且富有美感,比如:“只是十八岁的笑,看上去很狰狞,让人的脊梁骨上立刻飙起一股凉风。” 《干肠》就像阿成
《在故宫解密<清明上河图>》 祝勇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5年1月版 内容简介:《清明上河图》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作者从画家的身世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为切入点,讲述这幅传世名画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与之相关的种种谜团,同时也为我们解读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与社会风貌。在作者文字的引领下,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也似画卷一
“书香大兴”2023年全民阅读盛典在区图书馆隆重举行。在活动现场,我和收藏圈的老朋友杨景波一同上台,领取了“最美领读者”的奖牌。杨景波告诉我,在 “全民阅读”的进程中,自己倍受鼓舞。围绕“4·23世界读书日”和“全民阅读季”,参与了几场活动,喧嚣过后,希望朋友们继续读书。读书需要一个个节日推波助澜,也需要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我们认识这个世界一是靠亲身经历,二就是通过各种信息管道,读书是其中原始的一种
有这样一位医者,历经艰辛找到攻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为让所有患者都吃得起这种药,他主动放弃了专利申请,被患者誉为“药神”。作为内科血液学专家,他是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 从小勤学好问, 立志“学医”报国 王振义1924年11月30日出生于上海公共租界
想象一下是否有过被蜜蜂蜇或者被小刀割伤手的经历呢?此时,人们常常先感受到疼痛并观察到受伤部位逐渐红肿,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感受到灼热感。事实上,这是急性炎症的症状。实际上,导致出现红肿的原因并非刺痛人类的蜂针本身,而是身体对应蜂针给出的免疫反应,其目的在于促进伤口更快愈合。在人们一贯的认知中,炎症是有害于人类的。然而,炎症是身体面对外部刺激或者“入侵者”时,防止其停留在体内并造成长期伤害的一种反
故园,已是很久没回去过了,那里已不知春夏,不知秋冬。我努力想要回想起关于它的一点声色来,好像自从离开之后就带走了一霎的春光,荒芜的不仅是故园。穿过记忆的空洞,恐怕唯有几声啼鸟,能把我唤回某一个明媚的日子,我坐在北窗下,写一场关于怀念的故事。 故园在南苑,我在那里教书,一待十四年。校舍是个有三排平房的小院,鲜有人打扰。后墙外有几排粗壮的杨树,高可参天。春夏时节,浓密的繁叶生长出来,连绵如波,像一道
犹记去岁,秋日的阳光,温煦而明亮,宛如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落在古老的天坛。穿过郁郁葱葱、犹如绿色海洋般的树林,便来到了那个充满故事的知青角。 这里,恰似时光的一处神秘港湾,悄然唤醒那段特殊岁月的记忆。一群两鬓斑白的老人,他们曾是知青。 天坛知青角的活动时间是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上午9点至11点。这些曾经的知青大多都已年过七旬, 如今他们再次相聚于此。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那一道道皱纹
《童年》作者 周永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