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神经发育障碍, 尽管过去数十年间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其病因学机制和临床诊疗策略仍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本刊特邀翁旭初教授研究团队基于多科学视角, 从脑科学到临床筛查和诊疗, 聚焦ASD的神经心理机制进行探讨, 并撰著成篇。首先在神经多样性(Neurodiversity)的背景下探讨ASD的社交
摘 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组高度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ASD患病率日趋升高、异质性强、会造成终生影响, 但其神经病理机制仍不清楚。磁共振多模态脑影像为揭示ASD的影像学脑机制提供了新的手段。基于单模态磁共振脑影像的研究已经发现了ASD在大脑结构、功能及脑网络层面都表现出了广泛的异常, 其异常区域包括了杏仁核、梭状回、眶额皮层、内侧前额
摘 要 尽管小脑体积只占人脑总量的10%, 但包含超半数的神经元。此前, 小脑一直被认为主要控制肢体的运动协调, 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脑与学习、注意、语言等高级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参与多种非运动功能的调节。与此同时, 小脑异常发育与多种神经发育疾病密切相关, 其中包括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或称自闭症、孤独症, 是一类典型的神经发
摘 要 大脑活动受到基因表达的调控, 基因表达的变化可以反映大脑活动状态的改变。随着脑成像基因组学的发展, 结合跨皮质区域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转录组分析, 目前已经能够检测到与大脑结构和功能相关的基因组变化。这方面的研究正逐步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领域, 包括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中, 以探究基因表达与大脑活动的关系。对与大脑活动相关的基因在A
摘 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儿童表现出特有的非典型面部表情特征, 包括中性表情居多、积极表情减少、社交微笑频率低以及自发面部表情模仿能力不足。这些特征从幼儿期到儿童期表现稳定, 已成为ASD风险评估的重要标志。然而, 传统研究方法(如人工评估和面部肌电图)在分析ASD儿童面部表情时存在主观性强、耗时长且难以推广等局限性。近年来, 人工智能
摘 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 其病因和表现形式具有高度异质性, 目前临床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作为一种神经调控技术, 在ASD治疗领域展现出应用价值。研究发现, 低频rTMS能够调节大脑皮层
摘 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类神经发育障碍疾病, 除了社交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等核心症状外, 几乎一半的ASD患者出现了胃肠道症状, 表现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IBD是一种与免疫失调、肠道微生物组改变、微量营养吸收不良和贫血相关的慢性疾病, 这些特征可能是ASD相关的围产期因素。
摘 要 工作记忆缺陷是精神分裂症核心临床特征之一, 它与顶下小叶和背外侧前额叶θ节律及跨频耦合密切关联。相比于传统经颅交流电等脑节律调控手段, 时间干涉刺激(Temporal interference stimulation, TIs)具有靶向聚焦和诱导特定神经响应等特征, 为通过精准节律调控改善工作记忆缺陷提供可能性。本研究拟验证TIs临床干预有效性、脑区特异性并探索其作用机制。研究将入组1
摘 要 已有研究关于社会排斥与创造力的关系存在一定争议, 为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及潜在影响因素, 本研究对纳入的56篇文献进行了元分析, 共涉及70个独立效应值和22781名被试。结果发现:社会排斥与创造力呈显著负相关(r = −0.19, 95% CI [−0.25, −0.12]); 二者的相关强度受被试年龄、社会排斥和创造力测量工具的调节, 但不受社会排斥类型、被试性别和文化背景的调
摘 要 为探究员工正念对工作绩效产生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 通过文献检索、筛选与编码, 对包含220项独立研究、73899个研究样本的188篇文献进行元分析。结果表明:员工正念与任务绩效、关系绩效显著正相关, 工作投入与工作倦怠在上述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 且相比于关系绩效, 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在任务绩效方面更强。员工正念与工作投入的关系受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的调节, 在集体主义的文
摘 要 视觉线索受限环境中, 视觉线索模糊和视野狭窄等因素会降低个体导航效能。认知地图凭借其灵活性和预览性的特点为导航提供支持, 保证导航过程的连续性和准确性。研究分析了认知地图的构成要素及相关理论基础, 提出了认知地图的构建和更新−校正两阶段动态加工机制及其对视觉线索受限环境中空间导航行为的影响。在构建阶段, 个体通过多感官通道获取并整合空间信息形成认知地图; 在更新−校正阶段, 个体更新并
摘 要 教师的面部表情(积极、消极、中性)作为社会线索, 可以展现出教师的情绪状态, 在视频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主要从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情感−社会理论、准社会互动理论、情绪感染理论以及认知负荷理论的角度来解释面部表情对视频学习的影响。汇总已有研究发现, 教师的面部表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d保持 = 0.53; d迁移 = 0.41); 增加学习者注视学习内容(d注视学习内容时间 = 0
摘 要 职业康复(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是一种采用职业训练和职业支持的服务方法, 核心目标是恢复心理社会功能与获得就业, 在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领域具有独特优势。职业康复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响体现在职业性与心理性两个方面, 也与个体特征、人际关系、福利政策等因素相关。目前针对职业康复有效性的理论解释存在争议。为进一步探明其作用机制, 本文基于复元(recover
摘 要 随着密集追踪数据在社科领域的广泛运用, 如何对密集追踪数据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吸引了诸多研究者的注意。如果还是按通常追踪数据一样对待, 采用多水平模型和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 则既忽略了变量之间的先后顺序, 也无法探究变量之间动态变化的关联。本文以1-1-1密集追踪中介模型为例, 详述了基于多水平自回归模型(MAM)及其变式(残差MAM)、动态结构方程模型(DSEM)及其变式